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星光小说 >> 兰若蝉声 >> 第一四四章 瀚海蛟腾鱼龙舞 飓风雪卷萍藻漂(下)

第一四四章 瀚海蛟腾鱼龙舞 飓风雪卷萍藻漂(下) 3/3

鯠,鲡,鱓……在《说文》,《尔雅》都有收录,……这样的例子太多无法一一列举。

以上这些字包含了许多主流淡水及海水鱼类,这些字在中国古代都有明确命名,怎么能说中国古代对海洋生物不了解呢?

日本作为水产大国,他们自己造的汉字有没有?有的,但不多,举几个例子。

鲣,这个字是中国古字,但在现代日语的使用方法与字书记载不同。日本人借用了坚的意思,用来形容这个世界上最硬的食物……鲣鱼干,十分贴切。但是这种命名法还是离不开汉字哲学。

再比如鯲,这个字是日本创造,取淤泥之淤,用来指泥鳅。

鱩,鰰,雷神鱼这种东西,涉及到文化传统。但是造出来的字我们都看得懂。

不过上古中国有,现代日语中却没有的鱼类用字那可就更多了。比如我们提到“鯱”字条中的“鲠鰽螹离,鰅鳙鯱魠,禺禺鱋魶”。《尔雅·释鱼》中也有大量鱼字旁生僻字,比如与鲔并称的就有:鮥鮛鲔……

这些字指代的都是些什么鱼类,对不起,笔者不知道,现代也没有一个专家敢跳出来说他都能说对,因为缺乏证据。但这至少说明古人对鱼类的研究不是一片空白,只是无法准确做出现代对应。

凡是有图就好说话。我国第一本海洋学生物图集,是清代的《海错图谱》,图文并茂解说海洋生物。很多人以这本书为中国海洋生物认知原点,这其实是不正确的。因为鱼类释诂传到清朝那个时候,已经没剩多少了。中国统治者很多都从草原入主(前文有述,五胡乱华后除了宋明,皇族血统都不怎么纯粹),吴越民族逐渐边缘化,海洋文化确实是在呈倒退的趋势。看官若是不信,我们来讲讲海豚就知道了。

《图谱》中提到了一种叫做懒妇鱼的生物,基本可以对标现在的海豚。懒妇鱼这种说法在南北朝时期便有,任神通的《述异记》里就说:淮南有懒妇鱼,俗云昔杨氏家妇,为姑所怒,溺水死为鱼,其脂膏可燃灯烛。懒妇鱼是用来形容脂厚搞肥的大鱼,原典河生。在《图谱》作者眼中,懒妇鱼是一种类似猪的水生物,故又称豚。类似河豚之豚。

但是其中引典大有问题,河豚名豚,并不是因为长得像猪。河豚,本写作河鲀,其名鯸?。《博雅》:鯸?,鲀也。《类篇》:背青腹白,触物即怒,其肝杀人。古人对河豚的习性和有毒部位已经高度概括了。这东西,当时只有少数南方人吃,绝大多数人是不敢吃的。根据《孔疏》:兽之卑贱者为豚。河豚不能吃,所以被称为豚。人家的大名叫鯸?。《说文》:鯸,既?鱼,鲐鱼俗字。根据《尔雅》鲐,海鱼也。《说文》鲐,海鱼,既今之河豚。结合在一起,他们要表达的意思是,鲐是海中豚属的鱼,那就是海豚。本文说海豚雄者称鲐龙鱼,雌者称懒妇鱼,就是这个原因。鲐鱼在古代记载中是弓背的,所以人九十而鲐背(驼背《尔雅?释名》),这也符合海豚的形象。说明古人对于海豚是有认知的。

同理,鲨鱼古称鲛。古人很早就知道鲨鱼皮防水,取鲛鮹(鲨鱼皮)隔水。后来有人以丝织品密织,企图模仿出鲨鱼皮一样的光泽,同时又因针脚细密提高了耐水性,这种仿鲨皮织物称为鲛绡。李煜词所谓“泪痕红浥鲛绡透”,所言盖是。

海豚,有海中泰迪之称,怼天怼地。对白鲨下手,并非不可能。雌豚亦好术,甚至有人……嗯,咳,不行,不能写了。再写会河蟹,我们就在这里收住。

喜欢兰若蝉声请大家收藏:(www.xgxs.net)兰若蝉声星光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兰若蝉声最新章节 - 兰若蝉声全文阅读 - 兰若蝉声txt下载 - 扫叶僧的全部小说 - 兰若蝉声 星光小说

猜你喜欢: 当满级大佬翻车以后仙妻攻略带着农场混异界校花的贴身高手抗战之最强杀手金钻豪门:至尊帝少的盛宠战神狂飙丹武双绝万古至尊丹道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