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星光小说 >> 神都锦绣 >> 第七十一章 安东大都督(一)

第七十一章 安东大都督(一) 2/2

皇帝金口玉言,一语否决“羁縻”之策,又认可许敬宗所说,似乎是在告诉宰相们自己属意“都护府”。

不过,能够坐上宰相位子的,都是人中翘楚,稍微动下脑筋就明白,事情没那么简单。因为,皇帝真要是定了主意,大可直接颁布诏令,根本不需要召集宰相商议。

“陛下,‘高句丽’地广民稀,与诸多蛮夷部落相连,难堪王化,置‘都护府’以镇边实为上策,然‘百济’、‘新罗’却有不同,国小民众,与我朝隔海以望,今水师船多兵精,驻‘登州’以镇,自可保州县无虞,故老臣以为,‘辽东’一地,分而治之,乃上策也。”杜正伦所言,是将“辽东三国”分成两块,以不同方式分治,且不提“高句丽”南部丰饶地区,等于放弃。

李治看了一眼李绩,见其双目微闭,面无表情,即知此事并无异议。

李治是皇帝,作为一个皇帝来说,治理天下最重要方面是权衡各方,只有照顾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才会天下太平。

从表面来看,大唐朝堂内最主要利益之争是文、武两方,但本质却是世家大族与寒门平民之间的利益争夺。

原因很简单,大唐军方主要构成是勋贵和军官,他们绝大多数出自寒门小姓,与出身世家大族的文官集团天然利益诉求不同,因此,朝堂之上时起争端。

皇族“李氏”原为“关陇军事集团”成员,发迹于“北周”,并不属于中原世家大族,所以,从高祖李渊到太宗李世民至当今皇帝李治,在权衡朝廷各方利益时,往往有意无意间偏向武将集团,这就带来一个结果,大唐军方在朝廷话语权很重。

“平灭辽东”,李治原本有意设置“都护府”,行“羁縻”之策,却不曾想文武百官皆不赞同,命人垂询细察后方才得知,由于“百济”商贾与大唐商贾定下诸多交易,加上“羁縻”之策没有多少束缚力,“百济”一方获利大了,自然会壮大自身,非常不利于长治久安。

李治当然知道,商贾们背后是各家勋贵和朝中高官,而“羁縻”之策对于商事有限制,本意是防范,如今却影响到朝臣实际利益,当然会遭遇反对。

此刻,杜正伦建言代表了文官集团,而大唐军方第一人李绩又毫无表示,等于是默认了。

李治清楚,该轮到自己这个皇帝最后决定的时刻了。

然而,李治却道出非同一般话语:“杜卿所言,良策也!朕意已决,置‘安东大都护府’,辖‘辽东全境’,原‘百济’、‘新罗’两地,置州县以安民,一应官员交由‘都护府’察举。”

当朝四位宰相闻听皇帝口谕,无不动容!

因为任谁也无法想到,皇帝陛下居然如此圣裁。

设“安东大都护府”,意味着“安东大都督”品级当为正三品,秩同宰相。尤为重要是辖制“百济”、“新罗”两国旧地,且拥有极其重要的“察举权”,等于是皇帝赋予其管辖内官员举荐权,加上其本职拥有的兵、财等权力,堪比“开府建衙”。

在大唐,上一个拥有类似权力的人,可是“秦王”,领“天策上将”,后来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先帝太宗李世民。

作为其嫡子,当今皇帝李治,怎敢设立如此官职?难道就不担心会出现拥兵自重、割据一方的情形吗?

四位宰相如是想着,心念飞转,一方面在揣测皇帝本意,同时也在思虑,该如何进谏……

喜欢神都锦绣请大家收藏:(www.xgxs.net)神都锦绣星光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神都锦绣最新章节 - 神都锦绣全文阅读 - 神都锦绣txt下载 - 钟山布衣的全部小说 - 神都锦绣 星光小说

猜你喜欢: 当满级大佬翻车以后仙妻攻略带着农场混异界校花的贴身高手抗战之最强杀手金钻豪门:至尊帝少的盛宠战神狂飙丹武双绝万古至尊丹道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