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星光小说 >> 重生之北国科技 >> 第313章 激光切割

第313章 激光切割 2/2

每隔一会,他就需要用通过镜头观察激光刀的位置,然后根据偏差,微调激光刀的轨迹和位置。等他调整好,再让机器跑一小段。如此往复。

————————

与此同时,其它同学们也都开始了各自的工作。大家负责的设备,各不相同。袁帅负责的这台,还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MOCVD。这种设备之所以重要,因为它的产量很低,几个小时才能出一炉,所以它就成了生产线的产能瓶颈。

为了解决这个瓶颈,光电实验室从MEMS实验室,又借了两台MOCVD一起跑。就是这样,这些MOCVD,除了两班倒以外,半夜还要自动跑半班。

实验室里原来还有一个瓶颈,那就是光刻机。最开始光电科研使用的是,两台根本说不明精度的光刻机。但是它们的精度,实在是过于坑人。

本来产量就不高的晶圆外延片,被它这么浪费,上百万的LED,成了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

那两台机器,最后干脆被送走了,白送给了电子实验室。

现在屋里摆放的两台,是四川产的,据说精度有20微米。

LED的生产工序,并不都是在实验室里。随着设备的逐步增多,房间内越来越拥挤。有些封装工序,干脆被移到了旁边的普通房间里。

不过那些工序,不需要加班,白天一个班就足够满足产量的需要。

————————

“今天的数据如何?”

就在袁帅被枯燥的工作,搞得得昏昏欲睡的时候,在他耳边,响起李晓的声音。李晓在激光所工作,大家有时候叫她师姐,有时候叫她李老师。

“还行!这周的偏差比较小了。”每次的调整和观察,都会把偏差数据记录下来。

“把数据给我看一下。”

李晓接过了记录本,查阅了起来。

这台设备算是光电科研和工大激光所联合研发的结果。每隔一段时间,她就会跑来查询一下实际使用数据。

根据数据,激光小组再不断微调设备参数,或者干脆就是修正机器的设计,从而不断的提高设备的精度。

实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也是激光所设计下一代设备的基本依据。

这条手工生产线,也肩负着给众多原型设备进行验证的功能。

“怎么样?这周还准备对机器修改吗?”

有人跟他说话,袁帅稍微精神了一点。

“不了。这台就这样了,再改也意义不大。这个型号就算是定型了。我们的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后续型号的开发当中。”

这台切割机,搭配20微米的光刻机,正合适。半手工生产线上的设备,没有必要搞得档次太高。

马上LED大会就要召开,李晓研发团队,已经转向了下一代的激光切割机的研发工作,主要目的是要在易用性上再下一些功夫。

眼前的这台切割机,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手工操作过多,机器停工等待的时间过长,这些都需要在下一代设计中优化和解决。

————————

传统的金刚石切割,由于是物理切割,首先限于物理刀具,精度就不可能太高。其次,由于物理刀具的划伤,芯片两侧必须要预留相当大的保护空间。

再加上现在的自动化控制水平,如果不采用激光切割,LED的芯片精度,做到50微米的等效级别,都是困难的!

激光切割技术,才是LED芯片精度提升到20微米的关键。

采用了激光切割以后,这条简陋的手工生产线的产率,比世界上最先进的产线,提高了接近4倍!

而且这条技术路线,继续提升的空间,还远远看不到尽头。至少以目前能看到的,5微米精度,是一点问题没有。再高的精度,理论上可行,可国内没有这个级别的光刻机了!

这台设备的设计思路,给李晓带来了很多启迪。

用人工校正,代替自动化检测及反馈校正系统。一个简简单单的改动,差不多把整台设备的造价,降低了2/3都不止!更不要提,涉及的制造难度和周期。

如果是全自动设备,不要说一个月,就是一年,能搞出样品,都是做梦。

这种设计思想,差不多贯穿了光电生产线使用的所有加工设备当中。

在全国迷信自动化,盲目崇拜进口设备的风潮里,算是一股不折不扣的泥石流。

当然了,此时的李晓,还不清楚成永兴的思路,来自图像识别技术。只不过这里用的是人眼识别。

————————

“新型号要什么时候,才能出厂啊?”

实验室里,其他同学在发声询问。

亲身经历过枯燥的操作以后,没有耐心的年轻人们,对自动化程度极低的1.0生产线,普遍有了厌恶的情绪。

“快了,至少在大会之前,你能看到。”

“那么晚啊!我们根本就用不上了啊!”

喜欢重生之北国科技请大家收藏:(www.xgxs.net)重生之北国科技星光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重生之北国科技最新章节 - 重生之北国科技全文阅读 - 重生之北国科技txt下载 - 冰城之光的全部小说 - 重生之北国科技 星光小说

猜你喜欢: 当满级大佬翻车以后仙妻攻略带着农场混异界校花的贴身高手抗战之最强杀手金钻豪门:至尊帝少的盛宠战神狂飙丹武双绝万古至尊丹道宗师